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光榮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共青團始終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付諸實踐,見諸行動,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這份藍印《中國少年先鋒隊輔導員聘請書》,拿在手裡似乎沉甸甸的,它是我們共青團組織踐行勤儉節約優良作風的最好诠釋。
《聘請書》規格不大,僅僅相當于32開,所用紙張為60克膠版紙,手工刻版油印,版式由上端核心圖案少先隊鼓号、鼓槌及隊旗和四周花卉邊框構成。
正是證書上隐約出現的暗紅色斑塊,讓人頓感疑惑,下意識地翻開背面。看到背面内容,大吃一驚,原來,這份《聘請書》竟是變廢為寶,二次利用,把一份廢棄的8開鉛印老證書,可能是空白獎狀吧,一裁為四做成的。
盡管這一曆史時期,“三年困難時期”對各方面的嚴重影響,也是踐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團組織厲行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的精神,還是令人欽佩,令人感動,勤儉節約傳統和美德永遠在路上。
《聘請書》是頒發給郭恕仁同志的,聘請他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大隊輔導員(是否是該鄉鎮槐市完小待考),聘期為一年,落款為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王家廠公社委員會”簡稱,钤印模糊不清,隐約看出印文是“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澧縣××××人民公社委員會”,屬于王家廠公社團委的全稱,同落款文字存在一定差異。
聘任輔導員工作是做好新學期少先隊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從《聘請書》頒發時間來看,1963年8月27日(星期二),可能是暑假末期,亦有可能是秋季開學之初(開學第二天)。
資料顯示,“王家廠公社”,隸屬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管轄,1956年,建王家廠鄉。1957年,由鄉改為鎮。1959年,又改為公社。1980年,析置王家廠鎮。1984年,公社改鄉。1987年,王家廠鄉并入王家廠鎮。
來源:觸摸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