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十六國時期的石族
十六國時期的石族
更新时间:2025-05-05 22:36:18

作者|吳若愚

在中國曆史上,東北地區和蒙古高原曾生活着被中原漢人稱為靺鞨和鞑靼的兩個少數民族。靺鞨生活在唐代的東北地區,鞑靼則是明代中原人對蒙古高原東部諸部落的貶稱。有意思的是,靺鞨鞑靼四個字漢字都是以革字做偏旁,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少數民族的名稱用漢字寫出來都用革字做偏旁呢?作者吳若愚以為這是造字者對兩個少數民族民族性的理解,使人一看這四個字,就知道這兩個少數民族是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而且還能想象到他們的着裝。

十六國時期的石族(唐代的靺鞨和明代的鞑靼)1

紅圈是靺鞨在唐代版圖上的位置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因為四個字的革字旁,我們都知道,革就是皮革,是獸皮的意思。在古代,東北和蒙古高原都是極寒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為了禦寒,多穿獸皮,因此,在中原人看來,這些穿着獸皮的人與中原人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從而發明了及其怪異的漢字來代表他們。

古代靺鞨人

如果不翻字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靺鞨二字怎麼讀,翻完字典才知道靺鞨mò hé的漢語拼音寫成mò hé,這就讓人想起黑龍江省的一個地名漠河,巧合的是靺鞨這個古代部落就生活在這一地區。據相關資料介紹,靺鞨(mò hé),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是滿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唐時寫作靺鞨。照此說來,宋代的金人,清代的滿人都是靺鞨的後裔。

鞑靼是蒙古族的祖先

十六國時期的石族(唐代的靺鞨和明代的鞑靼)2

鞑靼-古代蒙古人

如果按歐洲人的說法鞑靼人應該是北高加索及中國西北地區的一些說突厥語的白色人種,現今的俄羅斯還存在着一個鞑靼共和國,而這個國家的人在中國稱為塔塔爾族。然而,由于中國曆史文獻的誤差,到了明代,中原漢人便把逃到漠北的北元政權統治下的北方少數民族稱為鞑靼,甚至貶稱為鞑子。也就是說,明代後中原人所說的鞑靼,其主體民族就是蒙古人。明末以後,由于滿人入關,中原漢人也把滿人稱為鞑子。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傳統黃曆解說
傳統黃曆解說
極目新聞記者林楚晗這兩天,“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這句俗語又火了,起因是家住武漢市硚口區豐竹園小區的一些居民就對單元樓附近的兩棵桑樹十分嫌棄,認為“桑”諧音“喪”,把桑樹栽在小區裡不吉利,希望能移栽或砍掉。【極目新聞9月8日報道】而這兩棵桑樹...
2025-05-05
侗族鼓樓民族建築
侗族鼓樓民族建築
民族建築文化博覽(八)鱗次栉比的吊腳樓以氣勢恢宏的鼓棱為中心,河溪上翹首如騰龍般的風雨橋,村邊涼亭、山林溪河相互輝映着。構成了别具一格的村寨奇景。這些建築都是侗族人古樸自然的精神風貌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築技藝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2025-05-05
朝鮮族主要吃什麼
朝鮮族主要吃什麼
朝鮮族日常飲食習俗有哪些?為何喜歡吃辣白菜,這種習俗源于何時?近二十年來在韓劇熱潮的影響之下,很多人開始關注我國境内的朝鮮族。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朝鮮族最具風味的食物就是辣白菜;而最吸引人的服飾就是朝鮮族女裝,上身穿一件齊胸短衣而下身則是蓬松...
2025-05-05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及傳說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及傳說
說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我相信很多人隻知道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清明節和其他法定節日。畢竟,我們可以在法定節假日休息,這也是對我們長期努力工作的“獎勵”。然而,說到端午節,我們隻知道我們需要在端午節吃粽子,這也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屈原。然而,...
2025-05-05
冬至經典節氣諺語
冬至經典節氣諺語
冬至經典節氣諺語?晴冬至,年必雨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黑,指下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冬至經典節氣諺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冬至經典節氣諺語晴冬至,年必雨。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黑,指下雨)冬至...
2025-05-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