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懷孕後上懷和下懷的區别
懷孕後上懷和下懷的區别
更新时间:2025-11-08 23:39:42

關于懷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酸兒辣女”的這樣說法。這是女人懷孕後經常會聽到的,而常被問的話題裡面總有一個是懷的男孩還是女孩?雖然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在乎自己懷的女兒還是男孩,但是作為家裡的老人還是多少會在乎的。曾經有很多人都說可以從孕婦的飲食上可以看出,還有說孕婦上懷和下懷可以看出男女性别?

可據科學研究說明,孕婦上懷和下懷和性别無關,并不能證明是男是女,不過确實兩者有很大的區别。作為女性不妨看一下,多了解孕期知識!

懷孕後上懷和下懷的區别(孕婦上懷和)1

孕婦上懷和下懷的原因。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懷孕之所以有上懷和下懷是和孕婦的盆骨有關,這也和孕婦的身材體型有着很大關系,所以着床的位置也有不同。如果女性的盆骨比較寬身材也比較豐滿的話,着床就會比較深也因此懷孕後一般都是下懷,而盆骨比較窄,身材還比較瘦基本都會是上懷。另外還有生了多胎的女性基本也是下懷。

懷孕後上懷和下懷的區别(孕婦上懷和)2

孕婦上懷和下懷的區别。孕媽上懷的表現一般食欲都比較小,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很大的食欲,因為上懷會擠壓到胃部,如果吃多了對胃部就會不舒服,所以胃口自然也會少。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建議少食多餐,這樣才能避免孕婦營養不足。

孕媽下懷的表現食欲不但不會減少,反而食量會加大,感覺吃什麼都吃不飽。因為下懷的位置會壓迫增大直腸,雖然胃口是大了,但也會出現消化不良有便秘的情況。建議吃完飯後散散步,這樣有助于消化!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很重大的事情,所以在孕前就要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不要光聽别人怎麼說,就以為是什麼。雖然有很多長輩有生育經驗,但有的卻并沒有醫學依據,可以稍微聽聽建議,但最好是去醫院咨詢一下醫生,這樣對孕婦和胎兒才是最好的,還有不要忘記定期去做産檢。

懷孕後上懷和下懷的區别(孕婦上懷和)3

其實孕婦不管是上懷還是下懷,在飲食都需要控制一下,下懷的媽媽就不要以為自己能吃就吃得太多,而上懷的準媽媽也不要因為自己不想吃就不吃,不然會導緻胎兒發育不良,胎兒的發育和你的攝入的營養都是有直接關系的,所以千萬不能馬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孕婦能吃街邊豆腐腦嗎
孕婦能吃街邊豆腐腦嗎
孕婦能吃街邊豆腐腦嗎?孕婦可以吃豆腐腦,豆腐腦是利用大豆蛋白制作而成的高營養成分食品,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豐富,價格便宜而且豆腐腦含的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比例也比較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
2025-11-08
貴陽孔學堂講座
貴陽孔學堂講座
貴陽孔學堂講座?貴陽文化聖地孔學堂中的陽明祠裡,有一組人物雕像,仔細閱讀旁邊的的介紹,才得知表達的是“貴人語遲”,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貴陽孔學堂講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貴陽孔學堂講座貴陽文化聖地孔學堂中的陽明祠裡,有一組人物雕像,仔...
2025-11-08
孕婦補鈣吃什麼補最好
孕婦補鈣吃什麼補最好
孕婦補鈣吃什麼補最好?鈣是人體骨骼發育的重要微量元素,尤其是孕婦,應及時補鈣那麼有哪些适合孕婦補鈣的食物呢?下面介紹一下孕婦補鈣的食物,希望對缺鈣的孕婦有所幫助推薦孕婦補鈣食譜芹菜炒腰花原料:豬腰2個,芹菜200克,綠辣椒2個,水發木耳50...
2025-11-08
周歲寶寶抓周有什麼講究
周歲寶寶抓周有什麼講究
書、竹筒:學識淵博前途無量木刀:愛軍尚武文武雙全蹴鞠:身體倍棒運動健将包子:有口福衣食無憂白菜:發财百财招财官印:官運亨通胸懷遠大算盤:招财進寶财源廣進小秤:稱心如意善于交易元寶:富貴一生家财萬貫如意:事事順心吉祥如意五帝錢:民衆有财一生富...
2025-11-08
經期突然延長是懷孕嗎
經期突然延長是懷孕嗎
主訴:姨媽比預期已經晚了16天,期間使用驗孕棒自測3次均為未懷孕,最近無惡心頭暈等症狀。(預期月經日期前一天吃了一大份冰淇淋;最近十幾天,前幾天肚子有輕微姨媽疼,之後再無月經反應。後幾天偶爾會腸胃不适。)到現在已經接近二十天了還沒有任何月經...
2025-11-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