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
更新时间:2025-08-15 14:32:38

原創寫文 轉載請說明來源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蒙台梭利給我們的教育啪啪打臉)1

這臉已經從1906年打到今天,依然啪啪作響。1906年,蒙台梭利于羅馬創辦了“兒童之家”。

瑪麗亞•蒙台梭利,英文名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醫生與慈善家。她創造的“蒙氏幼兒教育法”風靡整個西方,目前僅美國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采納其教育理念和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蒙台梭利給我們的教育啪啪打臉)2

聽 蒙台梭利是怎麼打臉的

1 在公立學校裡,孩子就像盒子裡那些被大頭針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樣,都受到了嚴格的約束,不能無拘無束地展示自己的個性。

2 學校和家庭,必須給孩子自由,允許他們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個性。

給孩子自由,這是根本性的教育變革。

3 獎賞和懲罰是壓迫内在精神的工具,它們不但沒有減輕孩子身體的畸變,還造成了孩子心靈的畸變。

如果用獎賞和懲罰的措施激勵孩子努力學習,那孩子的努力就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這自然會束縛孩子的靈魂。

4 勝利和進步,都源于人的内在精神動力。

5 一個隻受利益驅使才努力工作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一名大師。

6 事實上,孩子的内在需求是,他們要自己去做事情,大自然賦予了他們學習做各種事情的本能,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孩子創造條件和環境。

7 獨立教育是我們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我們必須幫助孩子獲得各種獨立的能力,讓他們達到真正的獨立。

(貝貝姐的原創,轉載 必須說明來源)

8 平衡紀律與自由

孩子因為良好的習慣和實踐,而能幹、優秀,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也表現得坦率、正直、優雅。

孩子的自由不能侵犯到集體的利益,不能破壞他人自由,從外部行為上看就是,有教養。

當孩子有沖撞他人、激怒他人、傷害他人的舉動時,要适時幹預,幫助孩子改正。

問 為什麼寫此文?

簡單說三件事情吧。

第一件事情,在公共遊樂場,萌萌手上的玩具被一個小朋友搶走了,萌萌哇哇大哭,那個小朋友的爺爺,随手給了萌萌一個東西,并和萌萌說,“給你這個,你玩這個好嗎?”萌萌大聲說,“不要這個!”他又說,“你就玩這個吧,這個好”。這個老年人,從始自終對自家孩子沒有任何矯正。

第二件事情,是很普遍的,我自己也經常會犯,“不要摸這個,髒,不要碰那個!髒”。“不要跑,跑了摔跤”。我們小區有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他媽媽看他看得很緊,不讓跑,不讓爬樹,每當這個小男孩和别的孩子一起跑起來時,他媽媽就會把他喊回身邊,怕他有沖撞或摔倒。

第三件事情,想當年,我有個表哥在讀高一,身高突然從一米六八蹿到一米八八,有一次英語課,他隻是和同桌說了一句話,就被英語老師打了一個耳光,并罰站,他是班上最高的人,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太丢臉,像電線杆一樣立在那裡被全班圍觀,從此,他恨英語,再也不學習英語。(額。。。。)

所以,我們的家庭培養、學校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要學習怎麼教孩子,不能自以為是想當然。

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經驗借鑒

蒙台梭利教育體系在幼兒教育方面,探索和實踐經驗豐富,教學和教具都值得我們學習。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蒙台梭利給我們的教育啪啪打臉)3

通過自然教育培育兒童身心發展

1培養孩子對動植物的關愛之心

在飼養動植物時,會培養孩子關心生物的熱忱,這也使得孩子對父母和老師給予的關愛懂得感激。

2在飼養動植物中學會自主教育,并培養預見力

如果孩子們明白,植物需要細心地澆水,動物需要勤勉地喂食,他們就會産生責任感。

3 培養孩子的耐心和信心

孩子種植植物時,要想看到它發芽、開花、結果,就得學會耐心等待。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蒙台梭利給我們的教育啪啪打臉)4

在兒童的智力教育方面,除了語言方面,對概念和圖形,可以用下面的方式練習:

1 自由繪畫

給孩子白紙和筆,讓他們随心所欲、不受局限地作畫。

(我個人不建議孩子學簡筆畫,機械,無創造力)

2 填充繪畫

讓孩子用彩色筆填充黑色輪廓線圖案。

3泥塑手工

讓孩子們用粘土塑造自己想做的東西。

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更有規則(蒙台梭利給我們的教育啪啪打臉)5

最後附上蒙台梭利名言

1 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2 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

3 兒童應該得到成人的愛,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所殘餘的愛。

4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5 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孩子身心自然地發展。

6 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

7 兒童的進步不是取決于年齡,而是取決于能夠自由地觀看他周圍的一切。

8 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9 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10 教育體系是以感官為基礎,以思考為過程,以自由為目的的。

11 教育所要求的隻有一項:通過孩子的内在力量來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

12 激發生命,讓生命自由發展,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什麼合情又合法?
什麼合情又合法?
在醫學發展的同時,也給倫理學法學等帶來了新的課題,絕非簡單的法條就能斷定是非、做出取舍。在醫學手術引起倫理争議時,需要一個權威機構來衡量――怎樣做才算符合當事人的最大利益。在一些國家,這個衡量利益的責任往往由法院來承擔。例如,在美國,法律認可智障人的監護人有就非常規需要而切除重度智障人子宮提出請求的...
2025-08-15
兒童性教育的“五個時期”
兒童性教育的“五個時期”
兒童性教育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嬰兒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過家長,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撫育喂養。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育。與成人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美國動物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2025-08-15
愛不問出處
愛不問出處
曾經在婚姻與愛情的祭台上獨領風騷幾千年的“貞操”觀已漸沒落,“第二次貞操”這一概念開始被人們所關注。這并非矯情,也并非抱着退而求其次的阿Q精神。或許,這是對愛情的另一種尊重。第二次貞操、激情難挨、愛情失意,又或者遭到意外的性侵犯,都可能成為女人在以後的某些日子,為自己的“失貞”懊惱或痛心的理由。或許...
2025-08-15
性識别啟蒙障礙3例
性識别啟蒙障礙3例
案例1、假戲真做小宏的媽媽認為文靜、俊俏、略帶幾分羞怯的女孩更招人喜歡,用各種手段裝飾孩子,才能顯示出母親的才能和審美情趣。于是,她的兒子小宏,從小就與脂粉、裙子、辮子結了不解之緣。小宏一直很聽話,還經常得到“漂亮”、“文靜”的贊美之詞,母親也欣然得意。沒想到,小宏長大後卻遲遲不進入戀愛狀态,在父母...
2025-08-15
無恥的男性世界
無恥的男性世界
一今天7月3号今天大女兒又被普吉派出所帶走。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未成年的她,又在一個手寫的供詞上簽字。這已經是第二次,她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簽字了。第一次是承認自己賣淫,而且,父親容留賣淫。我趕到普吉派出所,門口的人說,沒這個人。然後他們建議我打刑偵中隊長雷某的電話,那個寫在牆上,放在框裡的電話,...
2025-08-1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