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
走進故宮,在一片朱紅和金黃之間,故宮被勾勒地雍容華貴、流光溢彩。故宮在1925年變成博物院之前,一直都叫紫禁城。不過故宮明明是紅牆黃瓦,為什麼叫做紫禁城呢?這就有點疑問了。衆所周知,古人取名字都很講究風水天下以及陰陽八卦的,無論是人名還是地名,都是經過幾番的斟酌之後才确定的,紫禁城這個名字也不例外。
因為在古代,紫色有着吉祥的寓意,也表示聖賢和尊貴的意思。所以古人也把祥雲之氣稱作為紫雲,而神仙住的地方稱作為紫泉。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紫氣東來,這說明一個人的運氣是非常好的。由此可見,古人對于紫色還是十分崇拜的。那麼,古人為什麼認為紫色是很尊貴的顔色呢?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紫色很貴。我國古代的紫色之物,主要用的是紫草根的枝葉染的,這種燃料需要固色,非常不容易,戰國時期一件紫色衣服的成本比物件白色衣服的成本還要高。因此後來許多朝代的高官都穿紫色的朝服來顯示尊貴。除了昂貴的價格之外,紫色會和帝王扯上關系,甚至進入紫禁城,這個名字也離不開星象學和道教的幫助。
其實紫禁城的名字和紫微星有關,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對星座這一方面是非常有研究的。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為了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的星座,其中三垣包括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其中紫微垣是居住在三垣的最中央,所以它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它的重要性也是位于三垣之首。而且根據中國古代的天文家所言,因為紫薇垣位于中天,并且它的位置一直都不變,于是它變成了古代帝王的象征。而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宮的名字就叫做紫微宮。有了紫宮的說法之後,道家便頻頻發明有關紫色的詞,皇帝自命為天地之子,也就是天子。天選之子,那可就不是凡人了。古代的皇帝都認為自己是天選之子,是天上的神仙。而古代道家把仙人的住所紫府,紫寝、紫台、紫閣。
說到這,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故宮中根本沒有紫色的建築物,而名字中偏偏帶有紫了。
除了名字,紫禁城的結構也是模仿天上的紫微垣。比如端門、午門和太和門。代表太微垣給紫宮當大門的三顆星。金水河代表着銀河,太和殿在紫禁城中央代表着無上的尊嚴,乾清宮和昆明宮代表着天地合并,而東西六宮代表着天上的十二星辰。所以說紫禁城這個名字也就意味着天子之城的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