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早餐是一天中最為重要的一餐,它能讓腸胃變得充盈起來、緩解饑餓感,同時也能為一上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能量消耗。
而在中國許多地區,很多人早餐的标配選擇就是豆漿 油條,一杯溫熱的豆漿下肚,整個人都變得充滿了精神和活力。
不得不說,豆漿的确是不錯的食物選擇,它在歐美也被稱為“植物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美稱,是因為豆漿中含有諸多營養成分,特别是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雖然是植物蛋白,但它同樣也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和利用。
同時,豆漿中還存在維生素B族、煙酸、鐵元素、鈣質等多個礦物質,尤其是鈣元素豐富,能夠有效給身體補充鈣質。
而且,從中醫角度來看,豆漿還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任何季節都能夠飲用豆漿。春季喝豆漿,能起到滋陰潤燥、調和陰陽的效果。而在夏季喝一杯熱豆漿,可以起到消熱防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冬季飲用豆漿,有驅寒暖胃、滋養進補的功效。
有關于中國人喝豆漿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當時主要就是靠石磨推攆黃豆,之後到了現代社會,已經出現了許多各種各樣研磨豆漿的小家電,比如曾經的豆漿機、現如今的破壁機等等。
許多人都會選擇自己在家磨豆漿,因為整個研磨的過程我們都能看到,避免了食品衛生不合格、添加等問題。
而且,自己在家制作豆漿,還能在其中添加其他有益身體的物質,比如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等,都可以搭配黃豆研磨,制作出口感、顔色、營養豐富的美味豆漿。但是,在磨豆漿時,大家也充滿了疑問,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到底是濕豆子好還是幹豆好?
現如今許多研磨豆漿的機器都變得越來越先進,用幹豆子同樣也能打出美味的豆漿。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浸泡後的豆子才是磨豆漿的最佳選擇。
因為從豆子的角度來說,經過浸泡後的黃豆,其所含的單甯成分、植酸都會有效減少,豆子中的營養物質,特别是蛋白質,可以更好的被人體吸收。而幹豆子雖然也能研磨,但是研磨的時間更長,可能會導緻營養物質流失、破壞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
而且,幹豆子在研磨的過程中,不僅費電、浪費時間,同時出漿率也會明顯下降。和浸泡時間達到12小時以上的濕豆子比起來,幹豆出漿率降低了10%左右,而且豆渣的産量也會有所下降。通常,黃豆浸泡時間越長,出漿率也就會越高、豆漿的口感更好一些。
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大家應當在當天睡覺前就将黃豆浸泡在水腫,讓黃豆充分的吸收順分。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現如今氣溫炎熱、很多地區已經達到了30℃左右。因此,大家可以提前将豆子浸水放在冰箱中,以便避免細菌滋生的問題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