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冬季穿衣口訣
兒童冬季穿衣口訣
更新时间:2025-08-04 03:22:54

  1、從頭穿起有道理。

  寶寶的頭部血管比較豐富,所以對頭部的保暖不夠,寶寶也很容易着涼感冒。若帶寶寶外出,請先戴好帽子。脖子也是很容易受涼的位置,帽子+圍巾也是最佳拍檔!

  2、肚子重要必須暖。

  寶寶的小肚子十分十分的重要。它關聯着脾胃,保持肚暖就是保護好脾胃。如果寶寶的腹部受涼,會容易造成肚子痛,也有可能會傷及脾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

  對小寶寶,媽媽可以選擇保暖的肚圍或者連體衣作為打底衫。對大寶寶,最好就是衣服略長一點,讓裡面的衣服可以束到褲子裡去。

  3、腳丫敏感不能凍。

  腳部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的刺激最為敏感,保護好寶寶的腳步溫暖,有助于他适應外界氣候的變化。所以在就算在室内,也不要讓寶寶養成光腳走路的習慣,一定要穿好襪子。

  4、摸手摸腳不作準。

  不少老人家都會習慣性地摸寶寶的小手來判斷冷暖。若小手是冷的,就馬上加衣。其實這是不對的!對于大寶來說,可能是在戶外活動久了,雙手暴露在空氣外而顯得冰冷,但身體卻是出汗的呢;而對于小寶來說,他們的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發育還不完善,所以也經常會有手腳冰冷,但身體卻在出汗的情況。

  所以,要判斷寶寶衣服夠不夠,不能靠摸手和腳,而是應該将手伸到寶寶的背後背心的位置,感受一下寶寶是否暖和,有沒有出汗。

  5、大寶小寶件數差。

  對于寶寶來說,年齡不同,“适當”的穿衣服件數也是不一樣的。對于還不怎麼會運動的嬰兒來說,由于活動量不大,代謝量低,相對體溫會低一點,所以通常建議要給寶寶多穿一件,也就是比成人多一件衣服。

  若已經是可以跑跑跳跳的孩子來說,通常都比較活躍,運動量大,所以衣服數量可以和粑粑麻麻持平,或者稍微少穿半件。

  6、室内室外不相同。

  室外寒風刺骨,室内溫暖入夏,所以媽媽們在寶寶出入室内外的時候要注意适時增減衣物,絕對不能一套到底。這時候嘛,方便穿和脫的對胸外套就是冬天必備的外衣了。

  同時,也要留心寶寶的出汗情況,若運動後出汗要及時更換衣服。建議這個時候也别忘了汗巾這件神物,可以相對地減少了換衣服的麻煩,在冬天也是可以用得着的哦。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寓意最好的寶寶名字
寓意最好的寶寶名字
10月1日江蘇的一位媽媽迎來了罕見的四胞胎,網友們除了送去祝福,讓大家感興趣的,還有四胞胎的名字。10月7日,四胞胎的名字終于揭曉了!他們分别叫“喻國、桐卿、柒凜、念安”,也就是“與國同慶七十年安”的諧音。這樣的名字是不是十分有意義呢?今天...
2025-08-04
女孩子名字帶火字旁好聽的又仙氣
女孩子名字帶火字旁好聽的又仙氣
火焰是紅通通的,明亮而耀眼的,做父母的總會希望自己孩子的未來如火光般耀眼奪目,今天可愛點小編簡單整理了些小孩取名字的内容,了解一下吧!一、火字旁的高雅名用字推薦(煊)煊字的字音同“宣”,很容易讓人辨認發音,不會造成什麼讀音上的誤會,含義同“...
2025-08-04
兒童畫畫教程3-6歲簡筆畫教學
兒童畫畫教程3-6歲簡筆畫教學
色彩,是美術表達的重要元素。一幅作品給人的感覺,有時候取決于顔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好多幼兒畫都是色彩缤紛,鮮豔奪目的,總給人開心的感覺。色彩,能透視出孩子們歡樂輕松的内心世界。如果能提高兒童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引導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想法,...
2025-08-04
寶寶誤食了東西多久有反應
寶寶誤食了東西多久有反應
1.誤食硼酸:硼酸的毒性很強,即使成人吃了之後也會引起強烈的中毒症狀。當寶寶誤食硼酸時,應先讓寶寶喝點兒水或牛奶,幫助他吐出來一部分後再帶寶寶去醫院。2.誤食煙頭:一支煙頭裡的尼古丁含量足以讓兩個寶寶緻死。當發現寶寶吞下煙頭時,不要給寶寶喝...
2025-08-04
蔡國慶兒子優秀
蔡國慶兒子優秀
蔡國慶,一位登上央視春晚21次的男歌手,在衆多家長心中,他的成名曲《三百六十五個祝福》就如同現在小學生心中的神曲《孤勇者》一樣,深入人心。這兩天,蔡國慶的兒子又上新聞了,喜提了朝陽區的區三好。要說他這兒子可真是挺厲害的,之前就斬獲過三星紅領...
2025-08-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