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懷孕期間“大姨媽”就切換到了休眠模式,而在生産完後,很多新媽媽都會選擇哺乳期喂養,進入哺乳期,而經過了懷孕,月經應該也要正常光臨才對,可是很多處于哺乳期的女性都會發現月經一直都沒來,那麼到底哺乳期未來月經正常嗎?一起來看看本文的介紹吧。
際上,哺乳期來月經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産後來月經的時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月經恢複得早的可能滿月後月經就來了,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複。一般情況下,不哺乳的媽媽通常在産後6-10周就迎來了“老朋友”,哺乳媽媽月經的恢複時間一般會延遲,有的哺乳期一直不來月經。
從醫學角度來講,根據子宮内膜的組織形态來推測,可能早在産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
研究資料顯示,沒有哺乳的産婦,有4O%在産後6周恢複排卵;到了産後8-12周,還沒有恢複排卵及月經的産婦大約隻占35%。哺乳的産婦,在産後12周約有25%會恢複排卵與月經,大多數哺乳産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複排卵機能。
不過,有時很難在臨床上确定産後第一次月經的确切時間,而且少數産婦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
現在大家對哺乳期的月經問題應該都有了一些了解了吧,月經對于女性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生理現象,大家引起重視也是應該的,如果對于哺乳期的月經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也可以選擇咨詢醫生,他們會給大家專業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