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角度或者是治療文化中人體是被分為陰陽兩部分的,在中醫學的概念裡很多症狀也被分别歸類為陰虛或者陽虛,從字面意思上可能隻是了解到處于這種狀況的患者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受到什麼疾病的困擾,心髒和腎髒如果出現了這類陽虛的現象應該吃哪類藥物比較好呢?
陽虛,中醫名詞。指陽氣虛衰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髒腑的作用,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征象。常見的有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陽虛主證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
1.心陽虛 兼見心悸心慌,心胸憋悶疼痛,失眠多夢,心神不甯。
2.肝陽虛 兼見頭暈目眩,兩脅不舒,乳房脹痛,情緒抑郁。
3.脾陽虛 兼見食欲不振,惡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4.腎陽虛 兼見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或癃閉不通,陽痿早洩,性功能衰退。
5.肺陽虛 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低懶言,痰如白沫
出現心陽暴脫證候:口腔潰瘍,自汗,畏寒肢冷,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治則:益氣健脾,溫中散寒固表。主方:芪附湯加味。方藥:炙黃芪、熟附片、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山萸肉。
若見陰傷,證見舌質偏紅,脈細數無力加玉竹、天冬、太子參以養陰生津。若兼見胸部悶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氣舒胸。若兼見痰濁阻滞,胸滿悶痛、舌苔膩濁加陳皮、枳殼、膽星、佛手以理氣化濕,疏暢氣機。若兼見心胸疼痛劇烈者加丹參、藏紅花、郁金、三七或用冠心蘇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出現腎陽不足 證候:年老久病及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滑精者,大便溏薄,尿頻而清。治則: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主方:右歸九。方藥:熟地、菟絲子、當歸、山藥、枸杞、杜仲、山茱萸、鹿角膠、肉桂、熟附子。
陽痿,遺精、滑精,遺尿,不育者,加仙靈脾、金櫻子、陽起石、煅龍牡、海狗腎;崩漏、宮寒不孕者加淫羊藿、黃芪、續斷、炮姜炭、紫河車、龜闆。
所謂的對症下藥是需要對病情有足夠的了解而且醫生也要有長期的治療經驗,所以在出現以上所述的症狀時候不要自己想依靠一些坊間流傳的辦法解決,這是偏方還有待科學的考證,所以在症狀不是特别嚴重的時候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做一些檢查和治療,如果是問題過于嚴重就立即去醫院,不要覺得問題不大就拖延,這樣會加大治愈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