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竹教授說:“其原理很簡單,一是使胃口變小;二是使吸收變少。使接受手術的人,每天攝入的熱量小于消耗的熱量,這樣就需要燃燒自身脂肪來供給身體的消耗,達到減肥的目的。雖然吃得很少,但是不會有饑餓感,是一種既能“吃飽”又能減肥的方法。”術後醫生還可以通過一個與胃束帶相連的皮下注射器人為調節胃束帶的松緊,通過定時的跟蹤檢查,幫助患者控制食物的攝取,慢慢調整飲食習慣,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反彈,真正減肥成功。
很多人術後,在醫生推薦的食譜基礎上還刻意少吃,以加速減重的速度,其實作為專業醫生并不贊成這樣做,醫生建議應該保證身體營養的供給。“平時,隻要盡量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就可以了。我們希望,接受手術的人能放松自己的心态,每星期減1~2斤是比較合适的。最好能做到在不知不覺中瘦下來,這樣也不會使皮膚太松弛。”
“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減重手術,患者一年半後可減去80%以上的多餘體重,平均減重30公斤。術後,還需要經常接受常規檢查,以根據減重的情況調節胃綁帶水泵中的水量。胃束帶中水量增加,水囊擴張,胃口變小,飲食量變小;相反,将胃束帶中的水抽掉,水囊縮小,胃口變大,飲食量變大。” 鄭成竹教授表示,一般兩三年後,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就已經完全改變了,不需要再用胃束帶來控制飲食了,就可以完全把水抽掉。如果想把整套裝置取出來,也可再用微創手術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