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苗族立山的山歌
苗族立山的山歌
更新时间:2025-09-03 17:21:17

苗族立山的山歌(苗族踩花山)1

蘆笙舞

苗族花山節,稱“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傳統節日。在貴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雲南東南部廣為流傳。節日期間,苗族人民盛裝彙集到傳統的跳場坪,青年男女跳場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還進行爬杆、 賽馬、鬥牛、 射箭等比賽,人數多時達幾萬人。

雲南省文山、昭通等地的苗族苗族花山節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杆,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杆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鬥畫眉、爬花杆。

苗族立山的山歌(苗族踩花山)2

慶祝豐年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是苗族青年男女求戀尋偶、定情結侶的好時機。屆時青年男女盛裝而來,有的雖居住較遠,也都聞訊參加。有的男青年吹奏蘆笙的技藝高超,能夠邊吹邊舞,倒立翻滾,吹奏不息。在蘆笙的伴奏下,小夥子攜帶小陽傘找尋觀察自己中意的姑娘,如有目标,就打開小傘,向對象靠攏。姑娘如不同意,就翻身跑入姑娘群中躲藏;如果雙方有意,姑娘就半推半就地在傘下與小夥子交談傾訴。訂情以後,再行拜訪雙方父母,談論婚嫁。會場花杆頂端,還懸有紅布包裝禮物,杆身塗有油脂,難于攀登。有技能高者,能夠頭朝下倒爬登杆,取得紅包,就是獎品。

苗族立山的山歌(苗族踩花山)3

文藝演出

節日到來之前,花山主辦人就要在舉行花山盛會的地方高高地豎起一根木杆,稱為花杆。在離杆頂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紅、黃、藍、白色彩帶,以及象征喜慶和将要獎給爬花杆優勝者的蘆笙、糖果等。花山節不論是哪個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主辦人準備一些酒,招待前來采花山的客人。花山場上,舉行武術、鬥牛、賽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賽活動。獲勝者由主辦人挂紅戴花,給予物質獎勵。青年男女對唱山歌,尋愛寄情,互訂終身。過去,花山節往往由無嗣求子者籌辦。現在,各地政府為發揚民族文化。每年都撥專款資助,各地花山場日益興旺。近年來,大關境内的苗族“花山節”,很少有築城儀式,大多以文藝表演,足球、籃球、射弩、騎馬、績麻等項目為主;有的已賦予新的文化内涵,如對歌比賽,苗族服裝展示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寶雞市區最多容納人口
寶雞市區最多容納人口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3區9縣,總面積1.81萬平方公裡。2018年末常住人口377.10萬人。寶雞曆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
2025-09-03
元宵節有哪些風俗
元宵節有哪些風俗
元宵節有哪些風俗?踩高跷踩高跷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民間技藝性表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元宵節,很多地方更是盛行這種踩高跷的民間活動高跷一般都是木質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個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用繩索綁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
2025-09-03
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家和萬事興對于擁有56個民族的中國這個大家庭來說,和睦團結更是如此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家和萬事興。對于擁有56個民族的中國...
2025-09-03
馬頭琴屬于哪族的民族樂器
馬頭琴屬于哪族的民族樂器
中國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馬皮蒙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
2025-09-03
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什麼意思複興什麼
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什麼意思複興什麼
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什麼意思複興什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标,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什麼意思複興什麼?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什麼意思複興什麼實現中華民族的...
2025-09-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