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寵物
/
漁門拳非遺傳人
漁門拳非遺傳人
更新时间:2024-04-29 11:39:37

來源:廣州日報

原标題:名字不好聽 狗拳誰來傳?

這是一種獨特的拳法。

在演示的時候,演示者在地上翻滾跳躍,突然單膝跪地身體前傾雙手撐地,另外一隻腳向後伸展,配合着伸出舌頭,與狗的動作有所類似。從8歲開始習武的黎偉軍會一種罕有聽聞的拳法——狗拳。據了解,該拳法以地面打法為主,為模仿狗的格鬥演變的拳法,狗拳在2011年還入選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黎偉軍是佛山市武協副主席,主修詠春拳、散打、截拳道和硬氣功。他的硬氣功非常了得,曾48秒手劈150個椰子,不到一分鐘徒手砸碎302個核桃。而狗拳,是他“珍藏”的一門另類功夫。

漁門拳非遺傳人(狗拳非遺難尋傳人)1

黎偉軍在展示狗拳。

驚奇:高明有功夫高人會狗拳

今年是狗年,記者在佛山高明看到一種特殊而罕見的拳法——狗拳。與常見的南拳注重下盤穩固不同,該拳法以地面攻擊為主,重點突出腿的擊打,運用鎖腿等技術令對方不能動彈再攻擊對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數名演練者在使出該拳法時,會模仿狗的動作,跌撲滾翻、蹿蹦跳躍等等。再配合吼叫、像狗一樣伸出舌頭和生動的面部表情,虎虎生威,令人生畏。現場不少市民都被該拳法所吸引。有市民向記者表示,自己從來沒見過甚至都沒聽過“狗拳”這種拳法,覺得很新鮮。

“這種拳法叫地術拳,因似狗的動作而被民間俗稱‘狗拳’。拳法來源于福建,可能因避諱,在佛山一般被稱為‘地龍拳’或‘地躺拳’。”表演者黎偉軍向記者介紹道。

據悉,黎偉軍是高明本地人,主修詠春拳、散打、截拳道和硬氣功,曾獲兩屆香港國際武術節絕技功力項目和詠春冠軍。

漁門拳非遺傳人(狗拳非遺難尋傳人)2

黎偉軍在展示狗拳。

苦練:8歲開始練功 18歲離家學武功

近日,記者來到黎偉軍的武館,武館一角擺滿了黎偉軍各種獲獎證書。身着武術傳統服裝的黎偉軍并不高大,但看着十分強壯,說話和眼神都很有氣勢。

跟很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樣,受《霍元甲》《少林寺》等影視作品影響,黎偉軍自小迷上了功夫,“剛好8歲時候,村裡請了老師傅,我就跟着學了2年。”黎偉軍說道,當時就是練紮馬等基本功,但也奠定了自己的武功基礎,狗拳就是在那時跟着師傅逐步練的,“練翻滾跳躍、剪刀腳和旱地拔蔥等等一些地面技術。”黎偉軍有時還會去模仿村裡的狗練形态,仔細觀察狗的行走姿勢、跳躍甚至是搖頭擺尾和龇牙咧嘴吐出舌頭的表情。

為了追逐自己的功夫夢,黎偉軍在18歲離開家鄉輾轉河南、河北、廣西拜師學武功。“那時練得很苦,每天練功前先跑10公裡。”黎偉軍告訴記者。除了跑步,每天500個仰卧起坐、500個俯卧撐和300個引體向上也是意志的考驗。訓練之餘還有對練,由于個子小,最初黎偉軍每次和同門師兄弟對抗時都很吃虧,經常被打倒。但他不以為然,“首先你不能怕,要有氣勢。狗拳也一樣,看似被打倒其實在醞釀反擊。”憑着一份堅持,一段時間後黎偉軍反過來把别人打倒了。而且短短數年時間,他便學會了散打、詠春、截拳道、太極和硬氣功等武功。

1992年,黎偉軍回到高明,卻并沒有順理成章讓功夫成為自己的職業。“當時覺得自身的資曆太淺,經濟也一般,開武館還不太行。”于是黎偉軍開始打工,當海綿廠工人、開大排檔開發廊,同時也一直在練習武功積累經驗提升實力,直到2002年才開了第一家武館。

漁門拳非遺傳人(狗拳非遺難尋傳人)3

黎偉軍在展示狗拳。

犀利:48秒劈碎150隻椰子

黎偉軍最令人驚歎的,莫過于他的硬氣功,在2017年他就有兩次面對公衆的驚豔表現。3月,他在高明世紀廣場用48.06秒劈碎了150隻椰子。11月,僅僅用時55秒87,302顆核桃就被黎偉軍打成一地碎屑。另外,“人體旗幟”也是黎偉軍的拿手好戲。在記者的邀請下,今年已經46歲的黎偉軍脫下上衣活動手腳。一聲吼叫之後,他一個箭步跨上道具,雙手上下支撐在鐵杆上,瞬間雙腿離地就像懸挂在空中的旗幟,身體幾成一條直線。黎偉軍堅持了10多秒,而且淩空的腿還能彎曲做出踢腿等動作,輕松自如,“我最長的一次堅持了38秒”。

黎偉軍說,能做到這些得益于他長期堅持訓練。據了解,黎偉軍習武至今已經有近30年了。除了惡劣天氣外,他每天都堅持早上7時起床,跑步鍛煉體能提升肺活量。每天訓練後空翻、正壓腿、側手翻等25項武術基本功,還不斷加入卧推、深蹲等力量訓練,還要在鐵砂盤劈砂近 3000 次。

傳授:3000徒弟但大部分不知道狗拳

開館十多年,黎偉軍已經擁有3間武館還有3000徒弟,年紀最大的超過60歲,最小的才4歲,還有的一家三代都來學拳。采訪中,記者還見到一位叫龐睿的19歲年輕人。他從網絡上認識了黎偉軍,去年獨身一人從老家山東濟南騎了26天自行車到佛山拜師學藝。當被問到為什麼想跟黎偉軍學武功時,龐睿表示:“剛看見師傅就覺得氣勢很盛,是個厲害的人。”

教拳之外,黎偉軍還到珠三角城市參加表演傳播高明武術。他還積極配合政府營造佛山功夫文化氛圍的工作,參與功夫表演,為市民展示功夫文化。他表示,自己的弟子遠至新疆,學拳後回去開武館,也是一種傳播,“目前有30多弟子在全國各地都開了自己的武館”。不過,狗拳之于黎偉軍也隻是有所學習偶爾練習,“自己小時候不懂,師傅教了就學”。黎偉軍的3000徒弟都是學習詠春、散打等項目為主,而且大部分徒弟都不知道狗拳。“知道狗拳的佛山人就比較少,加上‘狗’也不是很好聽,還要做些像狗的動作,不太好看。”他也提到,武功拳法本身就有一定地域性,比如佛山詠春河南少林拳等,“應該在福建學習狗拳的人也會多一些。”

什麼是“狗拳”?

失手倒地反敗為勝的功法

記者了解到,地術拳是中國南方稀有的傳統拳種之一,又稱“地術犬法”,俗稱狗拳。該拳模仿狗撲、縱身、跳躍、抖身、跌撲、滾翻等動作演變而來,地趟動作較多。狗拳取狗鬥腿勝手之精髓,有“少林地上飛龍”的美稱。

閩南民間傳說狗拳始于清初五枚大師,她與至善禅師、白眉道人等5人在小說裡被稱為“少林五老”。因古時女子纏足下盤不穩力量不足,五枚大師從日常佛事的屈膝、盤腿打坐等姿勢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感悟、吸收犬類撕咬、打鬥時敏捷撲跌、翻滾的身法創立了失手倒地反敗為勝的偏門功法。後來傳給廣東少年英雄方世玉,經改進加入技擊實戰招式而成。這雖是傳說,但有專家考證,地術拳法确實自清代初期便已流傳民間。後來經陳阿銀、陳依九等人發揚光大,主要流傳在福建福州、泉州、南平、建陽,以及山西、吉林、北京等地。2011年5月23日,地術拳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據了解,該拳技擊打鬥重點突出腿的攻擊作用。拳法全套由多個套路組成,分為上、中、下三盤,尤其以中、下盤的防守、攻擊技法為絕,俗語講“狗法落地篷車蓮”。記者看到,黎偉軍在躺地後雙手撐地,兩腿有節奏地、剛勁有力地上下前後左右不停地在地上轉動,翻身打滾。另外,在與他徒弟演示時,黎偉軍時而翻滾時而跳躍調動對手。在徒弟出拳後黎偉軍稍稍閃躲,立刻用手抓住出拳的手扣住關節,再将其絆倒翻身壓在地上,“此招為鯉魚打挺”。徒弟被壓倒後因關節被鎖無處發力,隻能任由“攻擊”無法還手。

因此雖然該拳模仿狗的動作神情惟妙惟肖,十分吸引人,但習武者仍然非常看重拳法的實戰性。“被擊倒在地後再出手,利用各種動作将對手手、腳關節捆住鎖住使其無法動彈。對戰時看似場面落于下風,但其實在伺機反敗為勝。”黎偉軍表示。他也提到,目前在世界上頗為聞名的巴西柔術也是類似狗拳加強鎖控的特點,便能屢屢在自由搏擊等比賽中獲得較好成績。(文/記者 馬俊賢 圖/記者 何波)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