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
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7-20 02:25:32

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近日,本市皮膚科病人增長明顯市中研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珺瑩提示,春季空氣幹燥,市民外出增多,是皮膚疾病的高發期,市民外出重點防範這幾種皮膚疾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春季當心這幾種皮膚疾病)1

春季高發的皮膚病有哪些

近日,本市皮膚科病人增長明顯。市中研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珺瑩提示,春季空氣幹燥,市民外出增多,是皮膚疾病的高發期,市民外出重點防範這幾種皮膚疾病。

花粉楊柳絮過敏

花粉過敏發生在一些比較固定的人群,過敏源比較明确,到了這個季節會直接造成過敏反應。楊柳絮過敏特定性比較少,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楊柳絮對皮膚表面進行刺激就可能産生過敏反應。

防治此類過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斷過敏源。日常出門戴好口罩、紗巾,穿長袖衣服,對皮膚做好防護,回家後對暴露的皮膚做好清潔。

大風粉塵

大風會造成皮膚幹燥缺水,導緻皮膚屏障受損。同時,大風還會帶起戶外粉塵,而塵土中夾雜着塵螨,通過口、鼻、眼等部位傳播,引起過敏反應。同時,春季一些市民會收拾屋子、整理衣物,在做此類清潔時,會帶起塵螨,也會引起過敏反應。

皮膚屏障對過敏能起到很大的防治作用,過多清潔容易導緻角質層變薄,皮膚容易過敏。春季天氣幹燥,一定要做好皮膚保濕,日常可以噴一些保濕噴霧,提高皮膚屏障的能力,會對外界的過敏防禦能力更強。

光過敏

紫外線過敏屬于特定性過敏,患者一般在曬後數小時内于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曬傷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

3月底的陽光中紫外線已經很強烈了,普通人群也應該開始注意皮膚防曬,春季防曬可選用乳液狀或水狀的防曬品,在提高皮膚紫外線耐受力之餘還能補充皮膚水分。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打傘、戴帽子、戴墨鏡、穿防曬衣進行物理防曬,避免讓皮膚暴露在光源下。

李珺瑩還提醒市民,過敏反應跟人的免疫狀态也有關系,容易過敏的患者春季飲食要清淡、作息要規律。一旦發生比較嚴重的過敏,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醫,不要自己随意醫治,也不要随便亂塗藥膏和護膚品,有些藥膏裡面含有激素,反而會加劇病情。

作者:莊媛

來源: 今晚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不吃晚餐幾個月能減肥成功
不吃晚餐幾個月能減肥成功
“張大夫,我知道控制體重對于健康很重要,您說我晚上不吃飯,可以幫助減肥嗎?”劉大姐見了我就問。“我個人不推薦您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并不健康!”我回答她。今天張之瀛大夫就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關于這個問題的一些科學認識,希望更多人因為我的介紹而健...
2025-07-20
老年人如何養生
老年人如何養生
老年人如何養生?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不管是怎樣的一些養生内容,喝水絕對是養生之首,每天,在正常情況下,老年人的飲水量應該在1500ml左右,為了不造成負擔,盡量還是不要超過這個值這裡所說的水,主要是飲用水為主,老年人應該逐漸的減少喝茶的量...
2025-07-20
綠豆湯的功效與作用
綠豆湯的功效與作用
綠豆湯的功效與作用?綠豆的功效:綠豆性涼,味甘,平時喝可以消暑止渴;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氣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藥物中毒後喝,還能起到排清體内毒素的作用,對熱腫、熱渴、熱痢、癰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療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綠豆湯的功效與作用...
2025-07-20
4種常見癌症的篩查與預防
4種常見癌症的篩查與預防
4種常見癌症的篩查與預防?你知道嗎,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接近半數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約1/3的癌症是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而獲得治愈機會的而為什麼很多人一旦确診癌症就已經是中晚期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份特殊的“保養手冊”,它與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
2025-07-20
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清熱解毒
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清熱解毒
生姜是家庭常用調料,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食療佳品,比如餐桌上的生姜爆炒腰花、生姜燒雞等美味佳肴。同時,也是一味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功效的常用中藥。生姜的功效自然界萬物凡是根莖都具有生發之性,而生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2025-07-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