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西境内六大五A級景區之一的綿山風景區,是中國清明節的發源地。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
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禅林。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雖然綿山風景區距太原市區有150公裡的距離,依托高鐵的便利,咱們仍可以在一天之内達成玩轉綿山的心願哦。
選擇從靈石東站轉乘到綿山的旅客每天都有很多,在站前廣場您可以輕松找到開往綿山風景區的各種大巴,小巴以及出租車。選擇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可以輕松到達綿山風景區的山腳下哦。
進入售票大廳購票後,旅客們将統一乘坐景區内部通勤大巴到達各個景點,完全不用擔心是否有迷路的可能。
綿山景區内共有大景點14個,小景點360餘處。作為一名一日遊的旅客,當然不可能把所有景點全部包攬啦。小編給大家精選出幾個必去的著名景點,包您在節約時間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領略到綿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曆史。
大羅宮景區是一個很大的道觀,旁邊有個現化的電梯,可直接上到頂層。大羅宮的主殿有五層,站在宮内可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無論人心是多麼浮華,此時,都會變的一片虔誠。閉上眼睛,仿佛可以領悟其中的精神内涵,置身于群山之中,與衆仙為友,那是多麼惬意與暢快的事情!
雲峰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典型的佛教寺院。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國曹魏時期,距今一千七百餘年。寺内供奉有當地真神介子推、真佛空王佛。
栖賢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線天的狹谷。兩邊怪石嶙峋,少有草木,須攀十餘架天梯才能通過。據說當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經這裡到達歸隐地的。
水濤溝為綿山之靈,一條曲折十裡的溪水,延伸至綿山大峽谷中。水濤溝水資源發達,植被茂密。春有萬物複蘇,嫩芽抽新,枝葉舒展,夏有茂林敝日,涼爽如秋,草密花繁,秋有山果累累,松濤陣陣,紅葉泛泛,冬有銀妝素裹,冰淩如晶,山舞銀蛇。這裡一年四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9℃,空氣格外清新。雖然,水濤溝内的大部分景點都有人工刻鑿的痕迹,但卻依然不失北方山水氣勢磅礴的大氣。
綿山,是一幅畫,是一首詩,看它讀它,心靈深處那種隻可感知而不可言喻的感覺,就好像自己真的已經觸摸到了這山的靈秀之氣。僅僅一天的綿山行程或許有些倉促,品味綿山之美,需要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更多的毅力,相信領略過綿山之美的旅客們,一定會對綿山流連忘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