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營養學家曾有研究報告顯示,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橘子除橘肉外,它在中醫藥上至少還有五種可用之處:橘葉、橘皮、橘紅、橘核、橘絡。下面提供三例食療小藥膳,供大家參考......
■冰糖銀耳橘瓣羹
【原料】成熟橘子2個,銀耳30克,冰糖适量(按個人口味,不宜過甜),枸杞10粒。
【做法】橘瓣帶橘絡,與銀耳一起放入盛水鍋中,蓋蓋蒸煮半小時後取出,加入冰糖,撒入枸杞,待溫後食用。
【功效】此羹口感甜中有微甘微苦之味,用于剛着秋涼,因感風寒出現微咳症狀的咳嗽。但要注意,肺熱咳嗽者勿用此法。
■柑橘山楂飲
【原料】生山楂30克,陳皮20克,大紅橘一個,用其橘核和鮮橘絡。
【做法】用水共煮以上山楂、陳皮、橘核和橘絡40分鐘,得液體500毫升,分兩次飲用。
【功效】适用于婦女乳房脹痛初起。
■橘餅茶
【原料】橘餅1個、幹山楂10克。
【做法】橘餅切成薄片,與幹山楂一起放入茶壺内,用剛燒沸的開水沖泡,蓋上茶壺蓋,泡10分鐘即可。
【功效】此茶功效為寬中、下氣、化痰、止咳,可治療小兒傷食或多吃生冷、瓜果後導緻的腹瀉。
柑橘雖然渾身是寶,但也不可食用無度。橘肉性溫味甘,若體質為陰虛火旺,短時間内食用大量橘子,則有可能出現口舌生瘡、咽幹喉痛、大便秘結等“上火”的症狀。此外,因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黏膜産生刺激而引起不适,最好不要空腹吃橘子。
北京市南苑醫院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