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上猶客家習俗喬遷挂紅
上猶客家習俗喬遷挂紅
更新时间:2025-05-10 14:53:43

  2月14日,正月初七,今天可是個大日子。

  想必很多帥哥已經手捧着玫瑰,趕往女朋友的家中了。除了玫瑰,今天小編還要為咱上猶老表送上一份賀禮,那就是咱客家最為知名的民俗——九獅拜象。

  

  

  今一大早,縣行政中心廣場可謂熱鬧非凡!鞭炮齊鳴,龍獅飛舞、鑼鼓喧天,一派熱鬧景象。來自各鄉鎮的16支龍獅表演隊為市民獻上舞龍舞獅盛宴,共賀猴年新春。賴曉岚、餘業偉、袁炎、吳增京、陳衛國等在家的縣四套班子領導與民同樂,共賞龍獅表演。

  

  九獅拜象是上猶縣大型綜合性民間造型藝術,其形成大約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九獅拜象,由九隻色彩大小不同的獅子、一條多節綴連的蛇龍、一隻大象、一隻麒麟、一個牌燈和兩鑼鼓亭組合而成。龍、象、麒麟均為一色,唯有獅子色彩斑瀾,形象也各不相同。每隻獅子由兩人合擎,象由兩人擎,麒麟由一人擎,小獅由一人摯。蛇龍一般是九節,由九人擎。牌燈是整個龍隊的指揮。牌燈上方紮有蝙蝠圖樣或花籃,中間寫姓氏堂号,兩旁裝着貼有繪畫圖稿和剪紙花紋的小燈籠。鑼鼓亭也很考究,亭内紮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鑼鼓亭後面是蛇龍;蛇龍後面獅子;白象、麒麟在其中。

  在鑼鼓、鞭炮聲中,龍燈隊伍前呼後擁,相互穿插、遊離戲鬥,十分熱烈、活躍、壯觀。九獅拜象寓意必須尊重、崇敬大自然,上天才會庇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表演現場祥龍翻騰,雄獅狂舞,表演者中年齡最大的達76歲,最小的才7歲。伴随着明快而緊湊的鑼鼓聲,各表演隊在“龍頭”的帶領下有節奏的揮舞,“雙龍戲珠”、“齊頭并進”、“九獅拜象”等精彩場面不停上演,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喜慶氛圍,精彩的傳統民族文化活動吸引了衆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看,大家紛紛拿出手中的手機、單反、微單、攝像機等電子設備,聚焦各龍獅表演隊,抓拍一個個精彩瞬間,留下新春美好祝福,現場氣氛跟随龍獅的表演進入高潮。各龍獅隊在行政中心拜年、表演結束後,分四條線路走上街頭為全縣各界拜年,最後在縣茗馨廣場、文體中心集中表演。

  

  

  

  龍、獅自古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和凝結,舞龍舞獅自然成為拜年的主打節目,各龍獅隊在充滿春天氣息的縣城歡騰舞動,讓人們在相互拜年祈福中再次感受中國年的魅力!

  作者:羅江華

  制作:曾蘇珍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七月半是什麼節
七月半是什麼節
七月半是什麼節?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
2025-05-10
屬豬的人在幾月出生最好
屬豬的人在幾月出生最好
喜歡生肖的朋友們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哦!​出生于正月,聰明靈秀,博學多才為人利索幹淨,所以一生運程極好。此月生屬豬人能得六親幫助,在外又有貴人扶持,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孫和睦相處,又能互相幫助,所以事業上能蒸蒸日上,财源廣進,如仕途也能暢通,諸...
2025-05-10
十月一日除了是我國的國慶節還是什麼節日
十月一日除了是我國的國慶節還是什麼節日
十月一日除了是我國的國慶節還是什麼節日?十月一日除了是我國的國慶節還是:國際老人日、國際音樂節(1979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第18屆國際音樂委員會大會将10月1日這一天定位國際音樂節)、世界素食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十月一日除了是我...
2025-05-10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驚蟄的特點:氣溫回升快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驚蟄節氣的特點和...
2025-05-10
屬豬的幾月出生最好
屬豬的幾月出生最好
屬豬的幾月出生最好?屬豬的農曆正月、二月、十月等月份出生最好,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屬豬的幾月出生最好?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屬豬的幾月出生最好屬豬的農曆正月、二月、十月等月份出生最好。農曆正月,立春之時,長生在望,聰敏至賢,威尊望重,利...
2025-05-1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