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
更新时间:2024-04-27 17:07:52

中藥炮制是我國獨有的傳統制藥技術,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中藥區别于天然藥物和生藥的最主要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明确要求:“國家保護中藥飲片傳統炮制技術和工藝,支持應用傳統工藝炮制中藥飲片,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研究”。自古至今,中醫藥界流傳着“逢子必炒”的說法,其理論源于明代羅周彥所著的《醫宗粹言》:“決明子、蘿蔔子、芥子、蘇子……凡藥中用子者,俱要炒過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雖煮之終日,米豈能出哉”。此後經過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演變和臨床實踐被繼承下來。國家級非遺項目“中藥炮制技術”首批代表性傳承人、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也将“逢子必炒”作為中藥炮制的重要理論[1]。

“逢子必炒”中所謂之“子”,主要是指種子類及部分果實類中藥材,該理論是對果實和種子類中藥炮制方法的一種規律性的總結,認為種子類及部分果實類藥材常炒制後使用(也有極少數品種不需要炒制),如枸杞子、枳椇子、地膚子等。炒法是一種常見的中藥炮制方法,種子類中藥所用的炒法既包括清炒法,也包括部分加輔料炒法,如砂燙馬錢子、鹽炙菟絲子、醋炙五味子等。近年來,國内外專家針對種子類中藥炒制機制開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肖永慶教授團隊圍繞決明子炒制原理開展了系統研究[2];王祝舉教授團隊開展了王不留行、蔓荊子、葶苈子等種子類中藥的炒制原理研究[3];李向日教授團隊開展了菟絲子炮制原理研究[4],為揭示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共性規律奠定了基礎。本文圍繞“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進行系統論述,旨在為進一步揭示“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科學内涵提供借鑒。

1 “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

“逢子必炒”理論始于明代,該理論的形成有長期的臨床實踐作為依據,是中醫臨床用藥經驗的總結。種子類中藥的炮制方法多為炒法,其中又以清炒法為主。近幾十年來,我國出版的各種中藥炮制學專著和教材中,在描述種子類藥材的炮制要求時,多數為炒至鼓起、炸裂,使質地酥脆易碎等[5]。對于果實種子類藥材的炒制目的,清代徐大椿的《制藥論》做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基本涵蓋了對于“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6],主要包括: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強療效(炒王不留行、炒酸棗仁等);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炒蒼耳子、炒牽牛子等);緩和或改變藥性(炒牛蒡子、炒萊菔子等);除去非藥用部位(炒蒼耳子、炒蔓荊子等);去油,炒香矯臭等。對于“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還體現在對果實、種子類藥材炮制前後功效作用的歸納總結,部分臨床常用種子類中藥的炒制的傳統認識見表1。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1

1.1 有利于粉碎和成分煎出增強藥效

有些種子類中藥的果殼或種皮比較堅硬,在煎煮時,水分難以滲入到藥材内部,導緻有效成分難以煎出。在加熱炒制過程中,種子的外皮(殼)膨脹破裂,内部組織變得疏松,在加熱煎煮過程中,溶媒易于進入而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白芥子、紫蘇子、決明子等種子類中藥炒制後種皮爆裂,有利于成分的溶出,從而提高藥物臨床療效[7]。由于部分藥物炒制後藥效增強與有效成分含量或溶出增加有關[8],也有觀點認為“殺酶保苷”是種子類中藥炒制後有效成分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種子類中藥炒制過程中可能發生多種複雜變化,不僅有成分含量升高,也有成分含量降低,在這個複雜的變化過程中,藥效作用增強可能與多種成分的含量變化有關[9]。且目前在“殺酶保苷”研究中,多數水解酶的結構和功能還沒有被表征,有待開展深入探索。

1.2 降低或消除藥物毒性緩和藥性

有些種子類中藥具有較強的毒性,在炒制過程中,可以降低或消除藥物毒性。主要原因是在高溫條件下,可以使一部分毒性成分被破壞或轉化,從而降低藥物毒性[10]。如牽牛子生用有毒,峻下力強,易耗傷正氣,炒制後其力緩和,祛痰逐飲作用增強。有研究認為炒制過程可以使部分牽牛子苷受熱破壞,緩和峻下作用,降低了牽牛子的毒性[11];也有觀點認為炒制可破壞分解牽牛子苷的酶,使牽牛子苷結構穩定[12]。有些種子類中藥通過炒制可以改變或緩和其性能,減少副作用。如牛蒡子有散熱、利咽、消毒之功,經炒制後能緩和其寒滑之性[13]。由于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部分種子類中藥“毒性”的科學内涵尚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闡釋。

1.3 除去非藥用部分保證藥物潔淨度

有些種子類中藥在采收時帶有果柄、果殼等非藥用部分,經過炒制後,這些非藥用部分變得焦脆而易于除去,如蒼耳子、蔓荊子等。古代對蒼耳子去刺比較重視,認為“刺”有小毒,不宜服用,有些炮制方法的本意就是為了去刺,但蒼耳子“刺”的毒性問題尚缺乏研究。馬錢子的炮制過程需要“去毛”,《外科大成》最早記載了馬錢子去毛的問題,認為馬錢子“毛毒大,刺咽喉”,通過砂炒法炮制既可以降低毒性,也可以便于去除表面的絨毛[14]。

2 “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現代研究

對于“逢子必炒”的炮制理論研究,傳統認識主要聚焦在理論上的闡釋,其中部分觀點還是一種推測和假設,缺乏足夠的現代科學研究證據支持。在“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現代研究中,主要是采用各種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對種子類中藥的炮制目的進行驗證研究,旨在揭示種子類中藥的炒制機制,最終達到傳承創新的目标。

2.1 炒制前後成分溶出變化研究

傳統炮制理論認為,種子類中藥炒制後可以使種皮開裂,從而促進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率。為了證實種子類中藥炒制前後成分溶出的變化情況,近年來,有學者針對種子類中藥炒制前後成分溶出變化開展了相關研究。決明子炒制後,總浸出物含量增加,但5種主要成分的煎出率降低,1種成分變化不大[15]。從決明子的情況來看,炒制後有效成分的煎出率并非均升高,這與傳統認為炒制可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的觀點并不一緻,其原因有待于進一步證實。

蔓荊子多采用炒黃法,經炒制後,其辛散之性較為緩和,質地變得酥脆,有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的煎出。有研究測定了蔓荊子生品和炒制品的主要成分含量,結果發現炒制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稍有增加,黃酮類成分異荭草素、蔓荊子黃素的水煎煮溶出率均增加,但幅度稍有不同,異荭草素增加20.6%,而蔓荊子黃素則為2.2%[16]。王不留行常炒制後使用,炒制後刺桐堿、王不留行黃酮苷、肥皂草苷、異牡荊素-2″-O-阿拉伯糖苷和王不留行黃酮苷H 5個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分别升高了7.7%、10.2%、10.8%、11.4%、17.8%。說明炮制對王不留行中刺桐堿類成分含量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但炮制後這些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均明顯上升[17]。

脂肪油在種子類藥材中普遍存在且含量較高,其中含有的部分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需要的脂肪酸。研究發現,王不留行、決明子、酸棗仁3種種子類藥材生品脂肪油提取率分别為3.34%、6.16%、20.66%,炒制品脂肪油提取率分别為4.67%、7.40%、26.35%。說明炒制能提高脂肪油的提取率,炒制後3種藥材脂肪油的組成出現了一些共性變化,不飽和脂肪酸總相對質量分數均略有下降,飽和脂肪酸總相對質量分數均略有上升[18]。

2.2 炒制過程成分結構變化研究

種子類中藥炒制具有增效、減毒及緩和藥性作用,常與其物質基礎相關,在炒制過程中,多種與藥效或毒性相關的成分發生了結構改變,導緻部分成分含量降低,部分成分含量升高,或者産生了新的成分,這些複雜的化學成分變化,導緻種子類中藥炒制前後藥效或毒性改變。

牛蒡子生品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的功效,經過炒制後,可緩和其寒滑之性,宣散作用更強。研究發現,牛蒡子炮制後牛蒡苷含量下降,咖啡酸和牛蒡苷元含量上升,推測牛蒡子在炒制過程中,高溫使綠原酸酯鍵斷裂分解為咖啡酸,牛蒡苷的糖苷鍵斷裂分解産生牛蒡苷元[19]。牛蒡苷元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腫瘤等活性,是牛蒡子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重要物質基礎。綜上所述,牛蒡子炒制過程主要成分發生分解反應,可能是牛蒡子炒制後增效及緩和藥性的重要機制[20],反應過程如圖1所示。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2

皂苷類成分在中藥中廣泛存在,具有多種藥理活性,部分含皂苷類成分的種子類中藥,在高溫加熱炒制過程中,會發生化學成分結構變化,進而引起藥效作用改變。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功效,臨床常炒制後使用,研究表明,蒺藜在炒制過程中,蒺藜皂苷D會發生逐級脫糖反應,生成4種次級苷和海柯皂苷元。蒺藜皂苷D脫糖生成海柯皂苷元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優先發生在糖鍊的末端糖,随後自外向内依次脫去糖鍊上的多個糖基,最後生成苷元[21]。蒺藜皂苷I在炮制中發生脫羟基反應,分别轉化生成含有C20-C22位雙鍵的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從而使兩者含量升高(圖2);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的C-3和C-26位含有糖鍊,在炮制中發生脫糖反應生成單糖鍊皂苷和短糖鍊皂苷,從而使兩者含量降低[22]。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3

栀子苦寒,具有瀉火除煩、利濕退黃之功效,炮制後苦寒之性減弱,對胃的刺激減小。研究發現,栀子炮制後止血和退熱作用消失,抗炎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減弱,護肝作用降低,但對痢疾杆菌的作用增強。栀子中含有大量環烯醚萜苷類成分,經過炒制後京尼平苷含量下降,栀子苷含量随溫度增高遞減,超過熔點溫度(162~164 ℃)時,栀子苷分解嚴重(圖3)[23]。這些化學成分結構變化與其藥效作用改變密切相關。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4

決明子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在炒制過程中,決明子苷、決明子苷B2、決明子苷C及紅鍊黴素-龍膽二糖苷等苷類成分含量顯著降低,大黃酚及大黃素甲醚等苷元含量明顯升高。研究發現,在炒制過程中,苷類成分含量下降與糖苷酶無關[24]。炒制過程中真正引起苷類成分含量降低,苷元含量升高的原因是高溫條件下苷鍵斷裂分解産生對應的苷元[25]。

酸棗仁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臨床常炒制後使用,采用UHPLC-Q-TOF-MS分析技術檢測生、炒酸棗仁水煎液中的化學成分,發現炒酸棗仁中有12種成分的相對含量較生品高,7種成分含量相對下降。含量上升的12種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和皂苷類成分,主要原因是在炒制過程中,生酸棗仁的種皮開裂,使活性成分在煎煮過程中溶解更多。此外,經過炒制後,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酸棗仁皂苷A、酸棗仁皂苷B含量升高,這可能是在炒制過程中其他具有相似母核的成分發生了轉化[26]。

沙苑子具有固精縮尿、養肝明目的作用,其主要藥效成分為黃酮類成分。有研究測定了沙苑子炮制前後7個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包括楊梅素-3-O-β-D-葡萄糖苷、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沙苑子苷B和沙苑子苷A 4個黃酮苷及其所對應的苷元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鼠李檸檬素。結果顯示,沙苑子炮制後4個黃酮苷類成分均呈下降趨勢,其質量分數分别下降了23.29%、35.71%、15.17%、8.81%。而3個黃酮苷元均呈上升趨勢,其質量分數分别上升了5.05%、7.89%、22.93%[27]。由此推測,沙苑子炒制過程中,黃酮苷類成分受熱分解為黃酮苷元(圖4)。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5

女貞子具有補益肝腎、清虛熱的功效,常采用酒制法炮制。研究發現女貞子中4種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在有水、加熱條件下均産生橄榄酸,且4種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在模拟清蒸品中均檢測到各自對應的苯乙醇類成分[28]。說明女貞子中特女貞苷、新女貞苷、橄榄苦苷、女貞苷等成分性質不穩定,在有水存在條件下,通過加熱(100 ℃)可使其裂環上的酯鍵和環烯醚萜部分的氧苷鍵水解斷裂,生成其次級苷或者苷元。其中與紅景天苷、酪醇或羟基酪醇等相連的酯鍵斷裂産生苯乙醇類化合物,而斷裂的另一部分氧化生成橄榄酸(圖5)[29]。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6

2.3 炒制前後毒效作用變化研究

部分種子類中藥炒制起到增效減毒作用,但這一觀點通常基于臨床經驗,缺乏全面系統的實驗驗證。為了深入揭示種子類中藥炒制前後毒效作用變化,通過開展整體動物、細胞和分子水平的藥效和毒理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闡明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的炮制機制。

菟絲子經過炒制後,槲皮素的含量明顯增加,是生品的23倍。通過藥效學研究發現,炒菟絲子對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具有較強的抗炎活性,對2種乳腺癌細胞MDA-MB-231和MCF-7具有較強的抗增殖活性[30]。根據實驗結果推測菟絲子炒制後抗炎和抗增殖活性增強,與槲皮素含量增加相關。五味子炒制後可以增強保肝作用,Su等[31]研究了五味子炒制前後對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響,結果顯示,五味子生品可以誘導大鼠CYP3A4酶活性和抑制CYP1A2酶活性,經過炮制後,對CYP1A2酶的抑制作用比生品更強。

馬錢子是一味有毒中藥,通過砂炒法可以降低毒性。研究發現,馬錢子生品的半數緻死量(LD50)為1.973 mg/kg,砂燙炮制品和牛奶炮制品按最大給藥劑量(2.70 mg/kg)給藥後,小鼠均未出現死亡,由此可見,砂燙、牛奶炮制能夠降低馬錢子毒性,提高用藥的安全性[32]。此外,傳統認為馬錢子炮制過程去毛可以降低毒性,但現代研究發現,馬錢子毛本身所含毒性成分含量不高,去毛與否不會導緻毒性變化[14]。

葶苈子為清熱化痰藥,具有祛痰定喘、瀉肺行水的功效,炒制後有利于藥效成分的煎出。葶苈子生品或炮制品均可以提高細胞抗氧化酶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降低細胞氧化損傷産物丙二醛水平,且炮制品對細胞氧化損傷産物丙二醛水平的作用優于生品[33]。結果表明,葶苈子炮制後可以增強改善細胞氧化應激的能力。白芥子中主要成分芥子堿在炒制過程中含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生成了新成分對羟基苯甲酸(p-hydroxy- benzoylcholine)[34],這可能是白芥子炒制後藥效變化的主要機制,反應過程如圖6所示。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7

2.4 炒制過程殺酶保苷研究

苷類是苷元和糖縮合(失水)而成的環狀縮醛衍生物。含苷類成分的種子類中藥細胞中往往還含有相應的水解酶。酶是一種多肽類活性物質,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會将相應的苷水解,生成苷元(或次級苷)和糖。含有苷類成分的種子類中藥經炒制後,可破壞分解苷類的酶,保存苷類成分,利于藥物的貯存及保證藥物療效,即“殺酶保苷”。在種子類中藥炮制機制研究中,“殺酶保苷”的觀點已經在萊菔子、白芥子、苦杏仁[35]等中藥研究中得到證實,說明開展“殺酶保苷”作用機制研究,有助于闡釋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的科學内涵。

萊菔子生品特有的氣味主要源自2種異硫氰酸酯類化合物(異硫氰酸-4-甲基己酯、異硫氰酸己酯),為硫代葡萄糖苷酶解産生的次生産物,具有抗癌、抑制微生物生長等藥理活性。生萊菔子研末溫水調服,使種子中酶類物質發揮作用,促使硫代葡萄糖苷酶解産生異硫氰酸酯,從而産生對胃的刺激或緻嘔作用[36]。研究發現,炒萊菔子中無此類成分,因為炒制過程有“殺酶保苷”效應,抑制了硫代葡萄糖苷酶解産生異硫氰酸酯,從而部分消除了這種不良反應[37]。

白芥子味辛、性溫,具有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的功效,可以生用和炒用,經炒後可緩和辛溫之性,以免助熱傷陰,并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現代研究認為,白芥子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白芥子苷,本身無刺激性,但經芥子酶作用後可以生成芥子油,具有辛辣味和刺激性。白芥子炒制主要是破壞芥子酶,從而起到“殺酶保苷”的作用,确保白芥子苷在胃腸道環境中緩慢水解,逐漸釋放出芥子油而發揮治療作用[38]。

2.5 炒制前後藥動學研究

種子類中藥炒制前後的藥效作用變化,與其炒制過程物質基礎變化有關。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藥物層面,還體現在藥物炒制前後的體内過程差異。近年來,在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炮制機制研究中,有研究先後開展了蒼耳子、決明子、葶苈子等炒制前後多成分體内藥動學研究,發現炒制對種子類中藥主要成分的體内過程具有顯著影響,主要包括:促進成分的體内吸收、延長成分起效時間、延緩成分的體内消除等。但也有研究發現,有的種子類中藥炒制後,主要成分體内過程變化不大,說明這些成分是否為與藥效相關的關鍵成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确證。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8

3 “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研究的思考與展望

3.1 從組分配伍角度挖掘逢子必炒共性規律

種子類中藥炮制的主要目的包括增效減毒、緩和藥性等,其基本原理就是通過炮制使藥物的物質基礎發生變化。如澤瀉在鹽炙過程中,三萜組分中多種成分結構發生結構變化。進一步研究發現,當澤瀉中三萜組分23-乙酰澤瀉醇B、澤瀉醇B、24-乙酰澤瀉醇A、澤瀉醇A、23-乙酰澤瀉醇C的組成比例為7.2∶0.6∶2.8∶3.0∶6.4時,利尿作用最佳[44],而鹽炙過程恰恰使這5個成分的含量接近最佳比例,從而産生更好的藥效。由此可見,在種子類中藥炒制過程中,多種成分發生結構和含量變化,導緻組分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引起不同炮制品具有不同的藥效[45]。因此,可将種子類中藥炮制過程看成是組分結構發生變化的過程(圖7)。通過開展種子類中藥炒制過程多組分配伍變化規律研究,闡明炒制過程成分動态變化與藥效改變的相關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逢子必炒”的共性規律。

清炒法的炮制原理(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9

3.2 多種技術融合揭示逢子必炒的科學内涵

近年來,國内外專家已經探索采用中藥質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代謝組學、腸道菌群、熱分析和色度分析等新技術,開展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科學内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為開展更多種子類中藥炒制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如陸兔林教授團隊提出基于中藥Q-Marker思路開展中藥飲片質量标準研究,通過研究闡明種子類中藥炒制過程潛在的Q-Marker變化規律,有助于揭示炮制機制[46]。Zhuang等[47]采用代謝組學方法開展了蒼耳子炒制後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作用機制研究,通過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發現了20個潛在的生物标志物。Zhang等[48]通過代謝組學方法研究發現,炒栀子通過參與甘油磷脂代謝,從而發揮解熱作用。Song等[49]采用腸道菌群方法研究五味子炮制前後藥效變化,結果顯示,五味子炮制品有助于失調的腸道菌群恢複正常,逆轉焦慮模型大鼠腸道菌群的變化,從而改善焦慮和抑郁樣行為。張村教授團隊[50]采用色度分析方法,研究焦栀子、栀子炭炮制過程中表觀顔色與其主要成分含量變化的相關性,為研究炮制過程物質基礎變化提供新方法。張朔生教授團隊[51]運用熱分析技術開展種子類中藥炮制過程熱解特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由此可見,充分吸收借鑒多學科研究方法和技術,将中藥炮制研究與化學、生物學、礦物學、物理學等學科結合,有助于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揭示“逢子必炒”的炮制機制。

3.3 基于關鍵信号通路闡明增效減毒炮制機制

随着中藥炮制增效減毒作用機制研究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聚焦與藥效或毒性相關的關鍵信号通路,旨在從分子生物學層面揭示炮制增效減毒的科學内涵。如顔曉靜等[52]基于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凋亡信号通路,開展孟河醫派特色炮制豬心血丹參及其他炮制品抗腦缺血作用比較研究,旨在闡明其抗腦缺血分子機制。在種子類中藥“逢子必炒”炮制機制研究中,已有專家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如劉靜婷[53]基于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通路,初步探讨了栀子不同炮制品對正常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機制。目前,多數種子類中藥炒制後增效減毒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究竟作用于哪些關鍵信号通路尚不明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由此可見,基于關鍵信号通路開展“逢子必炒”炮制研究,有助于揭示中藥炮制增效減毒的機制,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也有助于發現種子類中藥炮制前後關鍵藥效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為“逢子必炒”炮制機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 結語

中藥炮制曆史悠久,是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産。“逢子必炒”炮制理論長期指導臨床實踐,蘊含着豐富的科學内涵。近年來,國内外專家開展了大量關于“逢子必炒”炮制機制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還有很多科學問題亟待研究。種子類中藥作為臨床常用的一大類中藥材品種,數量衆多,臨床應用廣泛,通過開展“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和現代科學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炮制技術,闡明種子類中藥的中醫臨床用藥的特點。通過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逢子必炒”炮制理論進行發掘和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動中藥炮制研究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略)

來 源:石 芸,徐長麗,金俊傑,殷放宙,吳 皓,蔡寶昌,秦昆明,李偉東.“逢子必炒”炮制理論的傳統認識與現代研究進展 [J]. 中草藥, 2022, 53(7): 2227-2236 .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