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吃米,北方吃面。北方人愛吃面食,家家戶戶離不開饅頭,包子,三角,花卷之類的蒸貨。面點是中國烹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曆史悠久、制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于世,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有詳細記載。而北京人從祖輩起就愛吃面食,蒸的、煮的、煎的、炒的可謂是五花八門兒。一提起北京面食除了一下想到最經典的炸醬面和燒餅,還有很多美味能與南方的面食糕點相媲美。
1,燒麥
燒麥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明末清初起源于北京,後流傳至天津便稱為燒麥,而後至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 ,南北方的燒麥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北方燒麥多以肉料湯汁為主。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等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
2,莜面搓魚子
莜面搓魚子是老北京傳統的特色小吃,在北方一些省份也較流行。色灰微紅,利口不粘牙,鹹酸微辣,有一股莜面特有的香味。莜面下入溫水鍋中,取出搓成面魚狀再入屜籠蒸熟,之後澆上和好的以醋,蒜,芝麻醬為主的調料即可。北方多以莜面,而南方多以紅薯粉面魚,也就是夏天大家都很喜愛的“娃娃魚”。
3,羊眼包子
羊眼包子是北京的一種名小吃,也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因其肉餡精細個頭小似羊眼,所以稱為羊眼包子。别看包子小,但餡料多樣,深受人們喜歡。據傳清代康熙皇帝曾喬裝打扮到前門外,品嘗了回民的肉包子鋪的羊眼兒包子覺得非常可口好吃,從此,羊眼兒包子名聲大噪,譽滿北京城。與南方灌湯包,小籠包一樣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4,大蜂糕
大蜂糕多為清真小吃,上鋪少量果料或大棗,分為白糖和紅糖兩種,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食小吃。因為這類糕食掰開後,内中有較多蜂窩狀的小孔,故名蜂糕。其味膨松暄軟,香甜可口。與南方用糯米為主的發糕一樣成為節慶廟會時小孩子手裡必不可少的小吃糕點。
5,扒糕
扒糕是傳統特色夏季風味食品。流行于北京等地。荞麥面粉熬成灰色糊狀,團拍成小餅放入涼水盆中。用荞麥面制成,食用時切成小塊,再将小塊扒糕削成兩頭薄中間厚的長條薄片盛在碗内,澆上用麻醬、醬油、好醋攪拌的汁,加上紅鹹胡蘿蔔擦的絲,澆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與南方人夏天愛吃紅薯涼粉一樣在街邊小攤吃上一份蒜泥扒糕後暑氣頓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