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連日來,韓國本土泡菜企業漢盛食品使用嚴重腐爛的白菜、蘿蔔做泡菜一事引發關注,該企業代表理事、曾被韓國政府選定為“泡菜1号大師”“大韓民國名匠”的金順子也備受批評。
此前,韓國農林畜産食品部曾公開表示,金順子認為自己沒有盡到相關的社會責任,主動申請取消其“泡菜1号大師”的稱号,然而,今天(7日),多家韓媒發現,金順子曾有意申請返還“大韓民國名匠”的稱号卻又放棄了。
兩個稱号的區别是,前者沒有政府補貼,後者每年可以享有200萬韓元-400萬韓元的政府補貼(約合人民币1萬-2萬元)。
在韓國泡菜界,金順子赫赫有名,其名下有28項關于泡菜的專利,旗下企業還生産175種泡菜産品,她被韓國政府選定為“泡菜1号大師”“大韓民國名匠”,2017年,還獲得了韓國政府頒發的“金塔産業勳章”,該勳章主要頒發給那些對促進韓國貿易做出卓越貢獻的經貿界人士。
綜合韓媒報道,2月底,金順子名下的漢盛食品一工廠被發現長期使用腐爛原料制作泡菜,在一段爆料視頻中,該工廠的白菜大部分腐壞,蘿蔔切開後也全是黴菌,有工作人員吐槽,“有馊味了,但有馊味也行……我該說點什麼好”“太髒了”“反正我不會吃”。視頻拍攝者曾向媒體感慨,“用這樣的産品做泡菜,真的一點良心都沒有。”
更離譜的是,有媒體獲得的該工廠去年年初的一份内部報告中也曾寫道,“蘿蔔大部分腐爛,可以觀察到黴菌”“10顆白菜,8顆切開都是壞的”。
據了解,涉事工廠生産的白菜70%都出口到了國外,剩下的部分多銷往韓國大企業或者大型連鎖酒店。
此事在韓國引發衆怒,并爆發了退貨潮,随後,漢盛公司發布聲明為“食品安全”道歉,其稱涉事工廠是由子公司運營的,将關閉該工廠,同時火速關閉了涉事工廠的各大社交媒體賬号。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則派了4名調查員,對涉事工廠進行了9個小時的現場調查,然而,因為沒有繼續發現腐爛的原料,調查人員僅以“餐具衛生不合格”為由對其罰款50萬韓元(約合人民币2576元)。
本月4日,韓國農林畜産食品部發布消息稱,“腐爛泡菜”事件後,金順子自認為沒有盡到“泡菜1号大師”的相關社會責任,所以于2月25日主動申請返還該稱号,在經過審議後,該部決定同意金順子的申請。這是韓國政府從1994年首次設立食品大師認證制度後,首次取消獲得者的認證資格。
除了“泡菜1号大師”的稱号,金順子還是“大韓民國名匠”。
今天,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經勞動部确認,金順子曾有意主動返還“大韓民國名匠”的稱号,且申請時間是2月23日到2月24日兩天,這是在其申請返還“泡菜1号大師”稱号之前,但金順子後來又撤銷了相關申請。
兩個稱号的區别在與,後者有政府的補貼。
“大韓民國名匠”的稱号由韓國勞動部和人力産業團體授予那些從事某行業15年以上且擁有熟練水平的專業人士,拿到該稱号後第一年可以一次性拿到2000萬韓元(約合10.3萬元人民币),後續每年仍能拿到200萬韓元至400萬韓元的政府補貼(約合人民币1萬至2萬元)。韓國勞動部向媒體确認,金順子仍然是該補貼的支付對象。
該媒體直言,金順子對待兩個稱号的态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今天,韓國勞動部稱,将對金順子涉争議一事展開調查,如若真的違反了該稱号所規定的相關條款,有可能會取消其相關補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