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老年後,身體的機能會逐漸的下降,衰老也會逐漸的到來,在衰老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養成良好習慣,或者說以前形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及時的改正,在年紀增長以後,就很容易引發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累積的。
就說腦梗這樣的疾病,大多都是長期累積的傷害,血管本身就會随着年齡而老化,收縮能力變差,彈性也會變差,若還保持原有的習慣,就會加大血管的損害,從而促進血管堵塞和硬化,心腦血管疾病也就容易爆發,腦梗的發病幾率會更高一點。
近年來,腦梗的發病年齡逐漸傾向于年輕人,可不代表年輕人就是高發群體,老年人才是重點預防對象,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發生腦梗,對壽命的影響會更大,死亡率也就會更高一些。因此,老年人應該做好預防工作,還要盡可能的降低損傷,才能救自己一命。
提醒:降低腦梗發病率,重在預防,老年人預防腦梗,需做好3件事。
首先,不偏信偏方,科學治病
患有三高的老年人,發生腦梗的風險會更高一點,為了降低腦梗的發病率,三高患者需管理好相關指标,就是要保證血糖、血脂和血壓的穩定性,而想要穩定指标,就需要堅持做兩件事,一個是定期測量相關指标,另一個則是堅持吃藥。
大部分老年人,并不能做好這兩件事,很容易忘記,同時,也會被一些謠言誤導,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定期測量血壓、血糖以及血脂,有條件或者說比較自律的老人,是可以堅持做的。
主要是第二點,有很多老人會錯誤的相信偏方、神藥,對于西藥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長期吃降壓藥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且效果不如偏方或神藥,卻不知道老人認為的神藥、偏方,實際上什麼效果都達不到,或者有些能輔助幫忙降血壓、降血糖,卻遠遠不及藥物治療來得更有效,最終就導緻腦梗發病率增高。
在這裡提醒一下,苦瓜降血糖、三七粉降血壓,都是誇張說法,實際效果沒你想得那麼神奇,科學治療疾病才是正确合理的。
其次,調整生活方式
多數老年人會爆發腦梗,都是從前的生活方式出錯了,比如說一直有抽煙喝酒的習慣,還總喜歡吃紅燒肉、湯泡飯、腌制、油炸食物,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的幾率自然也就變高了。如果想要降低發病率,有不良習慣的人,要盡早改正。
最好能養成規律的作息,以及規律的飲食習慣,每天的飲食還必須是清淡、營養均衡的,煙酒也是能戒就戒,不能戒就盡量限制攝入量,也是可以降低腦梗的發生。
最後,早點去醫院做個科學測評
廣東省醫師協會心髒重症分會主任委員張斌說,醫院裡有專業的測評方式,可以預測10年心血管發生風險,隻要做10個動作就行,通過這些動作,能夠預測出心腦血管發病的風險,報告出來以後,就可以針對性的去進行預防了。
降低腦梗死亡率,則是需要早發現,多留意身體變化。
腦梗信号1:走路異常
正常走路,腿腳都是很靈活的,也很輕松,可是發生腦梗以後,走路就變得不再輕松,可能會出現疼痛或麻木感,還有的人會出現走路姿勢異常,比如說剪刀步,走路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畫圈,兩個膝蓋會不自覺的靠在一起,就像鴨子走路一樣,小心是腦梗的信号。
腦梗信号2:講話不清楚
如果不是天生大舌頭,本來講話很正常,突然變得講話不利索,很難講出一句完整的話,口齒很不清楚,要引起關注,極有可能是腦部血管堵塞嚴重,才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導緻語言中樞神經受損,說話也就變得不利索,開始講話不清楚,舌頭也是僵硬的。
腦梗信号3:無故頭痛
經常無緣無故的頭痛,且沒有規律的就出現了,有時很快就能緩解,有時又會持續很長時間。每次發作,都會相應增加時間,疼痛感覺也會越加強烈,嚴重時,吃藥、休息都不能緩解,出現如此狀況,就要多留個心眼,早點就醫了,很有可能是腦梗到來了。
腦梗的發生,對個人及家庭都是一個大的影響,能夠早點預防,或者早發現,對個人及家庭來說,都會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希望以上内容能夠幫助到你。
參考資料:
1. 《腦血管病高發又兇險,該怎麼預防控制?》·丁香醫生·2015.7.21
2. 《天涼了!心梗腦梗猝死多了!醫生提醒:這樣預防心梗腦梗和猝死》·科普中國·2020.8.22
3. 《一發作就要命!心梗腦梗這麼防》·健康時報·2017.2.21
4. 《走路剪刀步或是腦梗塞》·健康時報·2019.8.30
5. 《腦梗不是悄無聲息的,頭部有哪些有征兆,證明血管已“水洩不通”》·醫學論壇網·2020.1.9
6. 《醫生勸告:腦梗來臨前,身體會有“2麻1痛”的表現,需重視》·健康界·202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