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蘇東坡和東坡肉有什麼淵源
蘇東坡和東坡肉有什麼淵源
更新时间:2025-07-23 18:59:16

一個粉絲想讓我寫寫蘇轼,她特想了解東坡肉,看來她真的是個可愛吃貨。

要全面地寫蘇轼恐怕要出專著才行,因為他實在太豐富了。他就像外星球的天外來客,不屬于地球人。

像蘇轼這樣的天才型全才,可能隻有文藝複興時期的達芬奇才可以和他相提并論了。

他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豪放派,和辛棄疾并稱“蘇辛”;他是宋代書法“四大家”之首,《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他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開創湖州畫派。

對蘇轼有興趣的,可以看陸毅主演的電視劇《蘇東坡》,既可以看帥哥,又可以了解蘇轼真實的精彩一生。

蘇東坡和東坡肉有什麼淵源(美食家蘇轼你知道)1

東坡肉

至于,為什麼有的東坡肉上系上稻草呢?

這有個傳說:蘇東坡在永修境内一個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蘇東坡救了一個中暑的小孩。作為農夫的父母,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來,想問他的口味。蘇東坡剛好在作詩,口中朗朗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聽了一楞,仔細琢磨,以為是讓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并要煮透心。

吃飯時,菜端上桌來,蘇東坡見一塊整肉,還用稻草捆着,不知什麼原因,又不好意思開口。農夫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蘇東坡才恍然大悟。沒想到豬肉摻雜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

吃完飯後,東坡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偷偷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着:“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别。”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着用稻草紮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

東坡肉半肥半瘦,紅得透亮,色如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味道鮮美,所以一直流傳至今。

一碗東坡肉,見證了官民一家的魚水之情。

蘇轼是天縱奇才,他寵辱不驚的闊達胸襟讓人後人敬仰。

但是,他那當官為民的人格魅力樹立了文人精神的楷模。

蘇轼受到後代文人的尊敬與熱愛,實在是曆史的必然!

—— 完 ——

蘇東坡和東坡肉有什麼淵源(美食家蘇轼你知道)2

美麗的西湖蘇堤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家常佛跳牆做法
家常佛跳牆做法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制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烹饪步驟1、将水發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姜片...
2025-07-23
健身練腹肌怎麼吃
健身練腹肌怎麼吃
健身練腹肌怎麼吃?雞蛋在雞蛋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能夠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免疫系統,以及強化身體的代謝功能,雞蛋裡面也含有大量的卵磷脂、飽和脂肪以及健康的脂肪,有利于肌肉的生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健身練腹肌怎麼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
2025-07-23
涼拌藕片怎麼做不變黑竅門
涼拌藕片怎麼做不變黑竅門
涼拌藕片好吃有秘訣,教你大廚做法,脆嫩爽口不發黑,開胃又解膩入秋了,天氣越來越涼爽了,經過了三伏天的洗禮,入秋後,看到啥都有食欲,很多朋友會選擇在秋天吃一些大魚大肉來起到貼秋膘的作用,但是大魚大肉吃多了難免會感覺到膩口,這個時候就想來點爽口...
2025-07-23
煮菜丸子做法
煮菜丸子做法
煮菜丸子做法?從冰箱取出丸子青菜洗幹淨待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煮菜丸子做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煮菜丸子做法從冰箱取出丸子。青菜洗幹淨待用。準備方便面的醬料包、醬包和幹蔬菜包。等水開了把丸子放進去。煲滾開來,把醬包倒進去。再把...
2025-07-23
涼拌茄子美食下飯
涼拌茄子美食下飯
今天這道菜簡單又快手,低脂又美味。這靈魂料汁适合很多涼拌菜By平安果hcda用料茄子4個小蔥2根生抽2勺鹽少許芝麻油2湯匙醋2勺糖少許大蒜3瓣紅椒半個芝麻少許做法步驟1、茄子去蒂洗淨放到鍋裡隔水蒸熟,然後撕成條,放入盤中2、調個料汁是關鍵:...
2025-07-2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